牙齿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,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。中医学以为,“齿为骨之余”,即齿与骨同出一源,故牙齿亦为肾中精气所充。正如《杂病源流犀烛•口齿唇舌病源流》中说:“齿者,肾之标,骨之本也。”叶天士在《温热论》中也明确指出:“齿为肾之余,龈为胃之络。”
正由于牙齿与肾以及骨骼有着紧密的关系,视养肾。假如肾精不足,骨髓空虚,骨骼失养,见发育迟缓,骨软无力,泛起五迟(立迟、行迟、语迟、发迟、齿迟)、五软(头顶软、口软、手软、足软、几肉软)。其中五迟便包括齿迟,即生牙过晚。
就儿童的身体发育来看,女孩子是7岁就开始“发长齿更”,而男孩子要到8岁才出现这样的现象。到8岁以后,男孩子的乳牙开始脱落,换成新牙。但是,有些肾气比较弱的孩子,乳牙有时候就换不全,有些该掉的牙没掉,这是肾气或者肾的精血不足的表现。因此,这个时候适当补肾气,有利于孩子固齿长身体。
所以,中医认为护齿就要养肾精。先天禀赋充足,后天又加以养肾精,则齿白而固,不易脱落和生牙病。养肾方法呢?中药里归肾经的一些药物,如具有补肾壮阳作用的性较温和的补骨脂、菟丝子、冬虫夏草、杜仲、续断等,有滋阴补肾作用的枸杞、石斛、墨旱莲、女贞子、龟甲、鳖甲等,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应用。还有一些食品也具有补益肾精作用,如黑芝麻、桑甚、瘦猪肉、山药、花生等。
此外,三餐饭后,上下叩齿36次,亦能固肾健脾,匡助消化。另外,小便时要教给孩子咬前牙,大便时咬后牙,均闭口勿言,也是养肾固齿的方法。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。
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。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© 2023 nonglaohan.com 农老汉 蜀ICP备2021006193号-8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