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-中医根治肾病综合症

时间:2023-02-25 浏览:46 分类:生活知识

中医根治肾病综合症

1•分型治疗

肾病综合征可表现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,掌握各证候的特征,是正确治疗的基础和关键所在。

(1)正虚诸证

  • 肺肾气虚证

证候特点:乏力自汗,易感冒,面浮肢肿,腰酸膝软,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,脉沉细。治法:补肺益肾。

代表方:玉屏风散+山茱萸、菟丝子、覆盆子。

常用药:黄董、防风、白术、党参、山茱萸、菟丝子、覆盆子。

  • 脾肾气虚证

证候特点:倦怠乏力,面浮肢肿,气短懒言,腰酸膝软。或自汗,易感冒。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,脉沉细。

治法:健脾益肾。

代表方:四君子汤加肾气丸。

常用药:党参、茯苓、白术、山茱萸、菟丝子、覆盆子、黄英。

  • 脾肾阳虚证

证候特点:倦怠乏力,面浮肢肿。畏寒肢冷,腰部冷痛,皖腹胀满,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,脉虚无力。

治法:温肾健脾。

代表方:实脾饮合真武汤。

常用药:熟附子,干姜,白术,茯苓,白芍,大腹皮,淫羊蕾等。

  • 肝肾阴虚证

证候特点:手足心热,口干咽燥,心烦少寐,便结,尿短赤,舌红,少苔或无苔,脉弦细数。

治法:滋补肝肾。代表方: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。

泽泻、牡丹皮、茯苓、山药、女贞子、旱莲草等。

  • 气阴两虚证

证候特点:神疲乏力,面浮肢肿,手足心热,咽燥口干,少气懒言,腰酸身重,或自汗,易感冒;心烦少寐,便结,尿短赤。舌嫩或胖,偏红,少苔,脉虚、细或偏数。

治法:益气养阴。

代表方:参趺地黄汤。

常用药:党参、黄英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泽泻、牡丹皮、茯苓、山药等。

(2)邪实诸证

  • 风水相搏

证候特点:起始眼睑水肿,继则四肢、全身亦肿,皮肤光泽,按之凹陷,易复发,伴有发热、咽痛、咳嗽等症,舌苔薄白,脉浮或数。

治法:疏风清热,宣肺行水。

代表方剂:越婢加术汤加减。

常用药物:疏风清热选用麻黄、生石膏、银花、连翘、薄荷;宣肺行水选用浮萍、泽泻、茯苓、生姜皮。

基本处方:麻黄9克、.生石膏30克(先煎)、白术12克、大枣5枚、浮萍15克、泽泻18克、茯苓15克、石韦15克、生姜皮10克。

加减法:偏于风热者,加板蓝根18克、桔梗12克,以疏解风热;偏于风寒者,加紫苏12克、桂枝9克,以发散风寒;水肿重者,加白茅根15克、车前子15克,以加强利水消肿。

  • 湿热内蕴

证候特点冰肿明显,肌肤绷急,腹大胀满,胸闷烦热,口苦口干,大便干结或便獄肛门灼热,小便短黄,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
治法:清热利湿,利水消肿。

代表方剂:疏凿饮子加减。

常用药物:清热利湿选用车前草、石韦、秦苑、苦参、白花蛇舌草、蒲公英;利湿消肿选用泽泻、茯苓皮、大腹皮、猪苓、慧及仁。

基本处方:泽泻15克、茯苓皮18克、大腹皮12克、秦茏12克、车前草15克、石韦15克、白花蛇舌草15克、蒲公英15克、苦参10克、甘草6克。

加减法:若伴有血尿者,可加白茅根25克、茜根15克、大小蓟各15克,以清热利湿、凉血止血。

  • 水湿浸渍

证候特点:多由下肢先肿,逐渐遍及全身,下肢为甚,按之没指,不易恢复,伴有胸闷腹胀,身重困倦,纳少泛恶,小便短少,舌苔白腻,脉濡缓。

治法:健脾化湿,通阳利水。•

代表方剂: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。

常用药物:健脾化湿选用陈皮、茯苓、山药、白术、党参;通阳利水选用桂枝、生姜皮。

基本处方:桑白皮15克、陈皮10克、茯苓皮18克、生姜皮10克、白术15克、泽泻15克、猪苓18克、桂枝6克、石韦15克、益母草15克、大枣5枚。

加减法:若肿甚而喘者,可加麻黄9克、尊茁子15克,以利水平喘。

  1. 中成药

(1)肾炎康复片或复方肾炎片:适用于肾虚兼湿热证者,每次3~5片,每日3次,疗程8周。

(2)黄葵胶囊:适用于湿热内阻者,每次3〜5片,每日3次,疗程8周。

(3)雷公藤类制剂:适用于各型肾病患者,每日每千克体重1毫克,分3次口服。

(4)昆明山海棠类制剂:适用于肾虚风湿阻络者,每次2粒,每日3次口服。

(5)虫草类制剂:适用于各证型患者,每次4粒,每日3次,疗程2周。

  1. 中医膏方

膏方又称“煎膏”“膏滋”,以其剂型命名,属于中医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酒、露、泳锭8种剂型之一。“阴平阳秘,以衡为补”是制定膏方的主要原则,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,结合患者个体不同情况,利用药物的偏性,调畅人体气血阴阳,以平为期。冬季是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,同时也是补肾的最佳时机。肾综患者辨证为肾阴虚、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者,均可通过膏方调节人体阴阳,增强自身抗病能力。

  1. 验方、便方

(1)黄英30克、党参15克、当归10克、柴胡5克、丹参2()克、荧实15克、仙茅10克、淫羊鳖10克、凤尾草10克、L1J楂15克、甘草5克。水煎服。适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者。

(2)黄茂15~30克、龟板30克、淮山药15克、慧及仁15克、玉米须30克。水煎适用于慢性肾炎经治疗后病人症状基本消失、唯尿蛋白长期不除者。

(3)白茅根30~60克、生慧米15〜30克、赤小豆15~30克。水煎^艮。适用于慢14肾炎水肿、证属湿热伤阴者。

(4)黄罠30~60克、益母草15-30克、白茅根30-60克、大枣10枚。水煎、每日]剂、分次服。用于肾病综合征脾虚兼血淤、湿热者。

  • 玉米须60克。水煎,分次^艮。适用于肾病水肿、蛋白尿、高脂血症。
  • 清蒸鲤鱼:鲤鱼1条,去鳞皮及内脏,加入少许砂仁、慧攻仁、生姜、蒜。共放蒸笼中,不放盐蒸,每日食1条鱼。
  • 黄良粥:黄罠30克、砂仁3克、赤小豆9克、糯米30克、金橘饼2枚。取水600毫升,先煎黄罠20分钟,去渣,入砂仁、赤小豆,煮30分钟后再加金橘饼、糯米煮成稀粥,分2«,每日1剂,每次服药粥嚼橘饼1枚。
  • 水蛭粉:水蛭研细粉装胶囊,每次1克,每日3次,口服。
  • 黑大豆丸:黑大豆250克、山药60克、苍术60克、茯苓60克。共研细末,和蜜为丸,每服6〜9克,每日2~3次。
  • 小叶石韦茶:小叶石韦30克,水煎代茶饮,每日服2~4次,连服数月。
  • 民间方:鲜车前草60克、鲜玉米须60克。水煎服,每日1次,连续服用。适用于肾病综合征属湿热壅滞者。

(12)田螺盐捣烂敷脐:有消退腹水和水肿之功。用法:将活田螺与盐捣烂炒热,放置于9厘米x9厘米薄塑料膜上,敷脐下气海穴,外用绷带包扎,每日换1次,直至腹水消退为止。须注意防止烫伤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