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辨证望闻问切:中医诊断,讲究的是望、闻、问、切,《黄帝内经•素问•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》中有这样的叙述:“诊病之道,观人勇怯,骨肉皮肤,能知其情,以为诊法也。”对于体质的判断,也可根据这四点来进行。
望诊
闻诊
闻诊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,颇受历代医家重视。《素问•脉要精微论》以声音、语言、呼吸等来判断疾病过程中正邪盛衰状态。从声音的高低强弱,从气味的酸臭腥腐,可以辨别寒、热、虚、实等人体体质,在四诊中也属重要的一环。例如说话声音洪亮,底气和中气十足,多属于痰湿或平和体质;出汗时,汗味、体味较大,多属于痰湿或湿热体质。
问诊
喝完水就想小便,夜尿多,多属于阳虚体质;小便发黄,则说明内热多;精神紧张便会尿频,有时呕秽,会因小便次数多而心神不安,多属于气郁、气虚体质;大便干燥、黏腻、恶臭,小便发黄,多属于湿热体质。
经常性经量过多,经期提前,经色鲜红者,多属于热性体质;经色淡红,多属于血虚、气虚体质;几乎每次月经来潮时经量都偏少,经期延后也时有发生,经色暗、痛经者,多属于血瘀、气郁体质。
问寒热
畏寒怕冷、常年手脚冰凉,睡不暖和者,多属于阳虚体质;出现上述症状,并伴随着头晕、心悸、多梦、面黄、经量少、经色淡等症,多属于血虚体质。
切诊
脉象有力,节奏整齐,则说明身体状况良好,多属于平和体质;如果摸来摸去都找不到脉象,或脉象细弱,若有若无,多属于虚性体质;脉象如琴弦般端直而长,则说明肝脏功能不调,易形成或加重血瘀和气郁体质;处在平静状态下,脉象较快,则说明其体质偏热;脉象较常人慢,多属于阳虚体质。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。
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。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© 2023 nonglaohan.com 农老汉 蜀ICP备2021006193号-8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