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学院的中方承办院校都干啥

时间:2023-02-25 浏览:25 分类:生活知识

全球的孔子学院(包括孔子课堂)都归北京的孔子学院总部/国家汉办管理。所有孔子学院都设在国外,挂靠所在大学,其日常管理归所在大学管理,具体由中方院长和外方院长负责。那么,孔子学院的中方承办院校都干啥?

先搞清楚一个概念。之所以称为“承办”院校,意思就是它不是“主办”。所以,一般国家汉办发新闻的时候,都会说:“孔子学院总部/国家汉办和……(海外机构或大学的名称)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于……(时间)顺利揭牌,中方承办院校为……”

再搞清楚中方承办院校为什么要“承办”孔子学院。当然有很多考量,而且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考量。有的可能出于学校国际化战略考虑,毕竟孔子学院是一个直接延伸到海外教育机构或者大学的平台,有了孔子学院就相当于有了现成的海外根据地或者驻某国办事处,要搞什么合作都水到渠成,各种人才也能送到海外去锻炼一下,扩大国际视野,而且还能和国际接轨,拿到第—手的国际前沿资讯,那是极好的;有的可能出于学科发展、学术研究考虑,单就汉语教学来说,孔子学院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汉语国际教育,以前叫对外汉语,现在不能那么叫了,去了人家的地盘,咱们自己才是’‘老外”。

那么好了,汉语国际教育,老在国内搞,毕竟不是大头,来华留学生人数2016年还不到40万人,绝大多数学汉语的人在海外呢。所以,汉语国际教育必须到“国际”上去,这方面的研究才能研究得透,才能照顾到一直以来“沉默的大多数”;有的可能出于经费考虑,承办的孔子学院多了,孔子学院总部往往会在那里设一个“基地”“培训中心”什么的,那么就会拨款,经费自然有了。经费很重要啊,有了经费,校内的教学、科研、学生实习、文化传承、社会服务等才有强有力的后盾。

最后说…下中方承办院校都干啥。一般是负责推荐选拔中方院长、外派教师、汉语教师志愿者,对海外的孔子学院不存在管理的职能,只是起协调和统筹的作用,比如每年开孔子学院理事会,如果这个中方合作院校承办了几所孔子学院,那么,它就可能会把这几所孔子学院的理事会放在一起来开,节省时间、精力和金钱。中方承办院校的付出其实也挺大,不说孔子学院筹建时和揭牌时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付出,孔子学院成立后,要派出中方院长、外派教师、汉语教师志愿者,

这都需要花时间精力的。承办3所及以上孔子学院的院校,一般都设立孔子学院(工作)处或者孔子学院(工作)办公室(处级单位),专人专岗来做这个事情。而且,对中方院长、外派教师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,比如中方院长“年龄不超过55周岁,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,担任副处级及以上行政职务至少一年”,说实话,这样的人,在哪个单位不是顶梁柱、业务骨干?呼啦这么一走,空下来的工作得找人填补,而且一填补就是2—4年。但从各方面来说,办孔子学院都是好事,中方承办院校都挺积极的,这没得说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