聋儿听力语言康复-聋儿的听力与语言康复

时间:2023-02-25 浏览:25 分类:生活知识

听力与语言康复系指利用听力障碍者的残余听力和其他感觉,通过发展人的语言交流能力,减轻听力残疾造成的消极影响,以提高听力障碍者与主流社会的契合程度。针对聋儿生理、心理特点,采取各种康复措施,补偿听觉缺陷,训练言语功能,开发智力,使其开□讲话,从而增强聋儿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。

  1. 我国聋儿康复体系: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一>省级聋儿康复中心(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)I市级语训部一》基层语训部(有条件的聋校、幼儿园、儿童福利院、残疾人组织和社区)。
  2.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-训练步骤:

(1)评估聋儿康复需要,确立康复目标

根据听力学检查、非标准化和标准化自我评估结果以及语言交流能力,了解聋儿的特殊需求,确立康复起点和目标,制定适合聋儿的康复训练方式。

(2)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实施

  • 中心模式:由政府、福利部门、民间团体或组织及个人出资兴建,专门招收听力障碍的儿童,进行康复教育语言训练,教师根据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制定个别教学计划。
  • 家庭模式:使聋儿的教育在家庭中进行。专业工作者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,进行有组织的连续不断的辅导,使家长为儿童制定系统的行为发展教育计划,且实施对聋儿的教育。
  • 家庭中心兼用模式:采用两种模式结合的方法(家长直接介入中心教育模式),家长通过在中心的观察、示范和指导,学会做孩子的老师,将课堂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。如果中心教育计划与家长取得的教学经验高度一致,可使聋儿的学习速度大大提高。
  • 根据聋儿的进步,修订训练计划

聋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,通过康复前后测验分数比较,与同龄正常儿童发展速度比较,与预期发展速度比较,与康复前发展速度比较,对聋儿进行评估,根据个人发展水平,进一步修订康复计划。

  • 评价康复结巣

要阶段性考察教师的教学成果和聋儿学习的成绩。通过标准化测量、自然环境下的行为观察、情景测验等方法进行评估,了解与康复目标的距离、训练中所面临的难题等,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法。

  • 制定长期康复训练方案”

根据聋儿身心特点、个体差异、训练环境、采取的训练模式、进步的速度,制定出长期听力语言康复的措施。

总之,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过程中,根据聋儿发展的特点、不同的教学方式、需要达到的康复目标,可进行教学模式的变换,使聋儿教育生动活泼,丰富多彩,从而取得良好的听力语言康复效果。

发表评论